close

失樂園假設


 


失樂園假設是"戒斷力"作者磯村毅自創的名詞,(待續)


 


 


《失樂園》(Paradise Lost)是17世紀英國詩人約翰·彌爾頓John Milton)以舊約聖經創世紀為題目於1667年創作的史詩。


內容主要是描述墮落天使路西法(撒但)從對神的反叛失敗後再重新振作,他對人間的嫉妒,以及他運用他的謀略化身為蛇,引誘亞當和夏娃違反神的禁令偷嘗智慧樹的果實,導致人類被逐出伊甸園的故事。在此書中,彌爾頓說明本書是為了:「辯證神對人類的態度」及闡明神的預見與人類的自由意志之間的衝突。


彌爾頓融合了異教信仰、古典希臘文獻以及基督教信仰,在此詩中探討了多樣的主題。從婚姻、政治(彌爾頓本人在英國內戰其間是活躍的政治份子)、到君主政體,同時也辯證許多困難的神學議題,包括了:命運、宿命、三位一體、以及原罪和死亡在世界中的出現。另外還包含了天使、墮落天使、撒但、以及天堂中的戰爭。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B1%E6%A8%82%E5%9C%92


 


 


相關參考文章

「依存症は禁断の果実 ~失楽園仮説」
(
日語版漫畫解析說明何謂失樂園假設”)


 



 



dopamine(多巴胺)


也譯作“度巴明”,全名為hydroxytyramine),它能產生一種很歡欣的感覺。多巴胺是去甲腎上腺素生物合成的前體,為中樞性遞質之一,可增加心肌收縮力,增加心輸出量。腦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對周圍血管有輕度收縮作用,升高動脈血壓。多巴胺的作用之一是


刺激oxytocin(後葉催產素)的分泌,這種激素會影響婦女的分娩和哺乳,有消除緊張和抑鬱的作用。一般認為擁抱時所感受到的那種安全感和滿足感與這種激素密不可分。多巴胺過多的人,傾向於發現偶然事件的含義,並且無中生有地拼湊出意義與模式。


 


多巴胺是一種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為神經傳導物質的一種。這種傳導物質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慾,感覺,將興奮及開心的資訊傳遞,也與上癮有關。愛情的感覺其實就是腦裡產生大量多巴胺作用的結果。所以,吸煙和吸毒都可以增加多巴胺的分泌,使上癮者感到開心及興奮。根據研究所得,多巴胺能夠治療抑鬱症;而多巴胺不足或失調則會令人失去控制肌肉的能力、或是導致注意力無法集中;前者在嚴重時會導致手腳不自主地顫動、乃至罹患帕金森氏症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9A%E5%B7%B4%E8%83%BA)


 


關於dopamine(多巴胺)的其他參考資料


 


http://vschool.scu.edu.tw/biology/content/Signal_Tran_sys/Dopamine.htm


 



多巴胺功能


 



小小神經科學: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相關的基因和多巴胺路徑不平衡有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LO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